大雪年Sierra經驗分享

2023沒意外的話應該也是大雪年,對於今年想走PCT的人可能會是一個擔憂,不過大雪的Sierra絕對是整個PCT最漂亮的地方,我私心認為其他年份一定都看不到這樣的景色,不過美麗的風景伴隨著一些風險,這邊提供一些2017大雪年的經驗談,如果想保有自己嘗試的體驗的話就不建議繼續看下去。

我自己在PCT之前完全無雪地經驗,沒有出國滑雪過,沒有上台灣高山踩過雪,帶著全新的冰斧跟簡易冰爪進去,最後折斷兩隻登山杖、滑落大約3公尺的雪坡、掉到溪裡被沖走一次,算是犯了很多錯誤,不過運氣不錯還活著走完就是了。

由於Sierra的雪況會根據時間的不同而有很不同的體驗,所以這邊列出我抵達幾個點的時間
離開South KM - 6月18
Muir Pass - 6月30日
Mammonth Lake - 7月4日
Tuolumne Meadows - 7月10日
North KM - 7月14日

時間基本上只是一個相對的參考值,因為即使是大雪年雪況還是會有差異,僅僅參考用,印象中我算是第二批進入Sierra的,第一批大約比我早一週到兩週進入,第一批進入的人大致上都是團隊行動,因為第一批人會需要在雪地上開路、尋找過溪點,過溪點通常會需要團隊合作,簡單的情況是往上下游找平緩或水流比較緩或水深比較淺的地方就能通過,或者找到倒木剛好可以沿著過河,困難的情況要自己架橋,去搬倒木架在已經存在的倒木再過河,或是從還沒融化的雪橋上通過,所以第一批的難度比較高會需要團隊合作,對於第二批的人來說取得前面走過人的資訊就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從FarOut上別人的留言之外,跟其他Hiker或者南向JMTer口中得到資訊也是不錯的(不過我遇到的南向JMTer通常都繞過困難的過溪路段)。可能也有比第一批更早的第零批,不過他們面對的過溪路段可能反而比較簡單,因為整個Sierra可能都在冰封狀態,我不確定有沒有這樣的人所以就不討論。底下的內容都建立在你是屬於第二批或更之後進去的人,因為我也沒有更早進去的經驗,無法確定我的經驗是否符合更早的那批遇到的情況。

大雪年會遇到的問題不外乎是雪地找路、過溪這兩種,以危險的程度來說,過溪的危險性是遠大於雪地的危險性,這邊就先談雪地的狀況,行進技巧的部分我沒有特別的印象所以不談,反正就是想辦法找不會滑倒的地方踩,如前面所說我完全無雪地經驗,剛開始的時候先嘗試雪地獨走,不過常常找不到路,所以後來加入隊伍走大概一週之後就大概能夠掌握雪地該怎麼找路,後來有再跟一個日本人組隊,再後來因為路線選擇不同,所以後面大多都是一人獨走,這邊提供雪地的幾個tips。

1. 雪地的路線基本上大多還是照著步道走(這點很重要),只是在比較平坦的地方大家就會開始亂踩,會讓路跡變得很亂,不過不需要太擔心,因為只要方向抓對就好,不會每一步都踩在步道上。如果發現自己處在有點危險的環境,那就是想辦法接回步道,通常都會比較好走。

2. 通常接近pass或山頂或是過pass之後的路線會跟步道開始有偏差,挑輕鬆安全的路線走,例如在Mt. Whitney靠近山頂高度約14100ft.處會有兩條路,FarOut上畫的是往山頂西側腰繞過去轉往東側登頂,地圖上的虛線畫的是從西南直接上去,兩者在地圖看差異不大,不過當時現場走西側轉東的路線會有滿滿的雪,可能是日照融不完西側雪的緣故,所以直接從西南走沒雪的路登頂才是正確的。另外由於每個pass過了之後都有雪地溜滑梯可以玩,所以過pass後的路線基本上都不會跟步道重疊,都是滑到底之後再看怎麼接回步道,除非真的很怕玩雪地溜滑梯,不然都建議順著前人的足跡走,因為走步道路線下山的人絕對是少數,路跡是不是夠清楚很難說,能夠在過pass後還看到非溜滑梯的路線通常只有一種可能,那是南向JMTer走出來的。

3. 要具備一些看地圖的能力,這裡指的是看地圖上的等高線,判斷哪邊比較平緩比較有機會走,從pass上滑下來之後如果都還是雪地,大多只要跟著路跡走就能接回步道,但是也有發生走到雪融完的區域,可是距離步道還很遠,就需要自己看地圖跟現地想辦法接回步道,通常是不會太難,畢竟那邊是美國,地形怎麼樣都不會比台灣陡峭。

4. 偏離步道不會比較快,有的時候為了不想爬升或著錯過路線,想要依循大方向硬切,但是下場都不會太輕鬆。

5. 玩溜滑梯要看好路線,到接近North KM的時候就隱約看到溜滑梯路線上冒出石頭,因為雪開始融完底下的石頭冒出來,沒注意還繼續溜的話屁股可能會痛痛的。

6. 雪半融不融最難搞,到後期會有無雪的步道上突然出現一大塊未融完的雪,需要謹慎判斷該踩雪跨過去還是走砂石路低繞繞過雪堆,因為後期雪已經變得很脆弱,一旦選錯雪被踩到崩塌可能就會從雪坡滑落,高度可能只有幾公尺但是足以讓人受傷,當時我的腳踝腫成兩倍大,被迫回到North KM休息等待。

7. 雪地也是有時間的,清晨雪會比較硬,9點或之後會比較鬆軟(時間請依現場判斷),在比較硬的雪地上行走或溜滑梯請拿好冰斧穿上冰爪,不過由於行程安排的緣故,我整趟使用冰斧冰爪的時間很少很少,我通常選擇過pass後在無雪處紮營,當時大約10000ft.以上都有雪,所以清晨出發時也都沒有碰到雪,等到碰雪的時候雪都是鬆軟的狀態,不太需要冰斧冰爪。但是也有人選擇在接近pass的地方紮營,過pass後會比較輕鬆,因為雪沒有融的很軟,只是晚上睡覺會比較冷,清晨要視情況使用冰斧冰爪。

8. 雪況的變化很大,每個人感受都差很多,走到北加搭車的時候有一位hiker問共乘的人覺得最危險的路段是哪邊,現場六.七位只有一位講的地方跟我認為的地方是接近的,代表其他人通過我認為超危險的路段時都沒有太多危險的感覺。

關於過溪,一般來說亞洲人的體型會比歐美人嬌小,在過溪上是相對風險較高,2017年在Sierra遇難的兩位都是亞洲女性,被認定在過溪時被沖走身亡
,我認識的3位香港人每個都有在過溪的時候被沖走的經驗,我自己也有被沖走,唯一認識的沒事的是一位日本人,不過他有因為過溪情況不明而繞路避開,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來大雪年過溪是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

底下一樣列幾個tips。

1. 過溪的方式我通常是採取面對水流橫向移動,如果溪流夠寬可以順著水流稍稍的往下游方向斜的移動,如果水流很強,就要有把握頂住水流就繼續橫移,一旦發現快到自己可能快撐不住的程度就建議回頭,找其他方式過溪或者等其他人抵達再跟著別的隊伍找過溪方式。

2. 過溪要看時辰,Sierra的水源都是融化的雪水,所以早上的水位通常會比黃昏的水位低(這點我沒有時間觀察是不是真的比較低,算是憑現場環境推測的),盡量不要在接近黃昏的時候過溪,不過過溪時間也不要太早,因為早上八點前太陽還沒很強,大雪年的過溪大概都是大腿以上,甚至有幾條是碰不到底要游泳過去(我身高168cm,180以上可能比較沒有這種困擾),過溪完身體濕掉會很冷,沒有太陽取暖會走到懷疑人生,剛進Sierra的時候有一條溪我過完之後就直接打開帳篷躲進去修補受傷的心靈,那時候好像是早上7點多,至於幾點後適合請現場自行判斷。

3. 過溪不要講求pose,在倒木上不管是跪爬或是用屁股嚕,只要能安全過溪就是好pose,幾條大溪倒木是最穩的過溪方式。

4. 過溪倒木請選夠粗勇的,踩到一半斷掉落水會很慘,之後走倒木都有心理陰影(這個tips是親身經歷)。

5. 過溪是資訊戰,有前人的訊息最好,例如當時Kings River South Fork的雪橋,如果沒有這個訊息我想很多人都過不了那邊,因為要偏離步道數mi去找一座雪橋,至於如何判斷雪橋堅不堅固我就一點概念都沒有,因為我這輩子也只走過那一座。

6. 沒有前人資訊的有可能很簡單,不要想得太複雜,有一條我往上游找了1mi都沒有看到適合的過溪點(下游的地勢從地圖上看起來太陡直接放棄),準備放棄回到步道的時候同伴說其他hiker直接走步道通過完全沒停,我看水花很多以為這條溪很深或是很湍急,其實超簡單。

7. 另一種沒有前人資訊的可能是少人走,請小心,例如JMT的替代道會比PCT主線少人走,我前幾天看都沒有任何資訊,但是有一條我直接通過的時候才發現水太深,我要拼命游泳才能過去,幸好在快要被流走的時候抵達對岸,之後看才發現我過溪的前一天才有人留言,他是從我上游1mi多的地方找到過溪點。

8. 過溪前記得鬆開腰帶胸帶,不幸被沖走的時候還有辦法甩開背包不會被壓在水中。不過我是運氣很好剛好背包卡住岸邊得以順利脫困,這種事真的很難說。

9. 能夠結伴過溪是最好,不管是互相支援打氣或是團體過溪,至少被沖走會有人想辦法去找你,聽說當年有一位被沖走,身上所有的裝備也都噴掉,他就開合跳度過一晚之後回到步道找救援。

10. 團體行動很好,不幸落單也不要慌不要急著趕路,當年兩個女生似乎都是因為某些因素跟同伴不同時間出發,為了要追趕同伴才發生意外。

11. 絕大部分過溪點都是沿著步道遇到溪流之後再往上下游搜尋過溪點,異想天開看地圖繞遠路絕對不會比較快,也不一定比較安全,不過離開步道的景色也是蠻美的,有機會也不是不能嘗試(親身經歷)。

12. 裝備噴掉也不要怕,加州天氣比台灣好太多,自立帳失去骨架搭起來一樣睡得很安穩(親身經歷)。睡袋沒濕掉問題應該都不大。

大致上就是以上的內容,如果有遺漏我之後再追加,祝福今年Nobo的PCTer可以在Sierra玩得開心過得平安。

留言